A Special Reader for Art History
讀戶田禎佑先生的《日本美術之觀察─與中國之比較》一書,可說是一段奇特又充滿樂趣的閱讀經驗。
石頭最新消息
● 想買石頭出版品,請看:購書辦法 (付款資訊請見頁面最下方) ~
● 網購石頭出版品,請至:博客來、PCHome、三民、誠品、新絲路
● 石頭出版品總覽:PDF檔下載 (2024.06更新) 。
● 全書訊及書封圖檔:WORD+JPG檔下載 (2024.06更新) 。
● 石頭滾滾來?石頭相關連結 ~
● 購書專用Email:ROCKPUB.SALE@GMAIL.COM
- Apr 06 Mon 2009 16:19
[文摘] 不一樣的美術史讀本 ──《日本美術之觀察》
- Mar 20 Fri 2009 09:02
在印刷廠的日子
Those Days in a Printing Plant
每當手上的書準備付印,石頭的小編們就要去印刷廠報到,主要的原因是,我們的書大多有很多彩圖,雖然在正式印刷前都會有打樣的動作,但由於印刷時主要是靠師父憑經驗來控制不同顏色墨水的多寡,有的時候難免會稍微給它有點偏紅、偏暗、或顏色不那麼飽和……所以,親自到印刷現場看顏色,會比較穩當一點。下面,就由小編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印刷廠的見聞。
- Mar 19 Thu 2009 13:01
先進的魏晉南北朝?
Advanced Wei, Jin,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?
一天,R小編校著稿子。
『嗯?「魏晉南北朝計程車族……」,這啥?』
『咦?又是「魏晉南北朝計程車族……」……』
『怎麼這麼多「魏晉南北朝計程車族……」!!!』
又一天,S小編校著稿子。
『「……又因「未獲賓士」而痛感再發……」,呃!得不到賓士,有這麼嚴重嗎?而且……這……主角是王羲之ㄋㄟ?』
……有人知道是怎麼回事嗎?
- Mar 17 Tue 2009 16:26
【藝論叢書】《陶瓷手記-陶瓷史思索和操作的軌跡》/ 謝明良◎著
Notes on Ceramics. Thoughts and Practices about History of Ceramics / by Prof. Ming-liang Hsieh
線上閱讀:〈十七至十八世紀中國對歐洲貿易中的瓷器〉
陸地考古遺址出土標本、海底沉船打撈遺物和保存在博物館與收藏家中的珍品,這些背景相異的文物,如何串連成為解開歷史之謎的關鍵?
本書將帶領讀者追循一位陶瓷史學者的思路軌跡,看他以敏銳的觀察和膽大心細的推理,由散佈世界各地的陶瓷標本,追索中國等地陶瓷在歷史演變過程中的樣式、裝飾技法和工藝的變化,進而銜接亞歐貿易交流網絡的失落環節,帶您重返古代陶瓷世界。
賀!石頭出版社授權上海古籍出版之《陶瓷手記》簡體版,在中國榮獲「2013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」!
- Feb 25 Wed 2009 11:43
三月誠品:石頭小書展~(活動結束)
- Jan 02 Fri 2009 10:32
【代理好書】戶田禎佑《日本美術之觀察──與中國之比較》
- Nov 20 Thu 2008 15:47
賀!《李後主和他的時代》獲中山學術著作獎
- Apr 30 Wed 2008 12:06
【藝論叢書】臺灣2002年東亞繪畫史研討會論文集
- Feb 29 Fri 2008 13:52
[文摘] 汪世清解讀《藝苑疑年叢談》
寫下這個題目,我便很自然地想起了孝博汪宗衍先生,想起一九八二年在香港相晤時留給我的深刻印象,想起十六年中給我積已盈尺的信劄中的熱情鼓勵和諄諄誘導,更想起在疑年問題的共同探索中給我一次又一次的啟迪。但轉念之間,我又猛然想起先生撒手人間,忽忽已近一年了。當我重新取出贈給我的《疑年偶錄》,翻開扉頁看見他的親筆簽名時,我不禁淒然久之,恍惚看到他在晴窗之下或燈影之中,伏案翻書和執筆撰文的情景。我意識到這冊《疑年偶錄》決不是一般著作,而是先生費盡心血的科學研究成果。全書共著錄「自三國、晉以迄時流,得一千七百餘人」的生卒,大都是經過縝密考證所得的結果。特別是卷四,著錄了「時流」,即當代名人的生卒,共計三百八十五人,稱得上創舉,其所為必將傳播千秋,嘉惠後學。由此我更認識到,疑年的探究作為歷史科學的一個分支領域,時至今日已足以形成一門科學,即疑年學。
- Jan 31 Thu 2008 11:32
【書畫家專論】獨家中文版權巨作《石濤──清初中國的繪畫與現代性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