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sualizing the Miraculous World: Reflections on the Buddhist Art in Medieval China / by Prof. Chuan-ying Yen
 

封面(小)   
 線上試讀    


從九○年代至本世紀初,中國佛教藝術史學界極富影響力的學者顏娟英教授,歷時多年,第一本研究成果終於出版問世。

鏡花水月書名涵蓋唐代銅鏡之美與佛教美術的奧秘,同時借用「鏡中像」、「水中月」的意象,代表佛教藝術最高境界,放空不執著的學習樂趣。
從親近佛教造像、各地石窟,而接受一切從因緣而生,隨緣幻化,窮窮無盡的願力與國土,歷代佛教圖像不斷地被圖寫流布,成為信仰傳播的文本傳統。作者自期虛心謙卑地學習、傾聽古人的用心,書中再現古代佛教文化的豐富面貌。

  
 

書  名:鏡花水月:中國古代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的探討
◆作  者:顏娟英(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)
◆出版年月:2016年9月初版
◆ISBN:978-986-6660-34-4

◆規  格:精裝 菊8開(21x28cm)  440
  版:彩圖18幅、黑白224

定  價:NT.1,350元(10本以上8折優惠,歡迎團購)

◆系列名稱:藝論叢書

Dimensions: Paperback 21×28cm 440 pages
Language: Chinese
Publishing date: September 2016

List Price: NT 1,350


  
【內容簡介】
 
本書共收錄十二篇文章,發表時間歷從1987年到2008年。除了首章〈唐代銅鏡文飾之內容與風格〉側見唐代盛世的藝術發展外,有八篇以中古時期佛教藝術為研究對象。另有二篇是針對佛教美術考古的研究方法進行檢討與省思,以及一篇拓片整理側記。
 
九〇年代的佛教藝術學界以石窟研究為中心,作者運用考古學、圖像學的研究取徑,以及親身田野調查,根據佛教美術跨越時、空的特質,以宏觀視野進行議題研究。本書一開始以唐代銅鏡文飾風格、與武周時期長安七寶臺雕刻研究等三篇文章,架構初盛唐圖像風格與當時社會、文化、政治的關係。為了釐清後武周時期的佛教藝術發展,再進一步作縱向朝代延伸,橫向跨地域研究圖像風格。並試圖從單純圖像研究,走入信仰背景的探討,進一步復原或探究石窟的宗教功能。本書也收錄一篇針對九〇年代日本學界對於北齊「法界人中像」的論戰,試圖釐清始末後提出自己的觀點。最後一篇則提出拓片資料的重要性,由於中國佛教造像具有強烈的公眾性,石窟與造像碑皆然,故拓片研讀對於該時代的政經社會情況提供了更全面的認識。
 
作者於1977年赴美留學,在中國未開放的年代便進入國境田野調查,親身觀察作品,更運用圖像學進行研究,同時也重視文獻、經典的掌握。另一方面,身處西方教育環境必須接觸歐洲歷史文化而視野大開,故觀察視角恢弘,論題目標明確且研究深入。各篇敘述邏輯清晰,加上簡練暢達的文筆,使讀者閱讀流暢,能跟隨作者之眼,探索佛教藝術的歷史時空,享受獲取知識的種種樂趣。
 

 
 
【作者簡介】
 
顏娟英
   

顏娟英

現任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(1995.8至今)
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

 
◎經

 

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副研究員(1986.9–1995.8)
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(1988–1995),兼任教授(1995–)
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考古學組主任(1996.8–2001.3)
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(2001.8–2003.7)
 
學術榮譽
 

2002年行政院新聞局圖畫類圖書著作金鼎獎:《風景心境——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》
2003年行政院國科會傑出研究獎

作者在臺灣大學研究所時期曾跟隨江兆申先生修研,畢業後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工作一年餘。1977年辭去故宮工作赴美留學。途中曾於京都與東京短暫停留,在此期間,觸動作者對佛教藝術的嚮往。

留美時期,先進入堪薩斯大學,遇見了席克曼(Laurence Sickman)教授,從零開始學習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,獲得無限啟發。1979年進入哈佛大學,深受佛教藝術學者羅森福(John Rosenfield)教授治學態度的影響,同時鍛鍊出寬廣的學術視野。

1986年返回臺灣,進入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從事研究工作;同時接受張光直教授的邀請,加入其主持的臺灣史田野工作室,在1988年展開臺灣美術史的田野調查,拓展全新領域,持續至今,成為重要的臺灣美術研究者。另方面,繼續深入研究中古佛教美術並持續發表研究論文,成為華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佛教藝術史學者之一。兩項研究領域皆成績斐然。

 
 
【目次】
 

佛教藝術與學習心路歷程──給讀者的前言

1 唐代銅鏡文飾之內容與風格

 附錄一隋唐墓銅鏡出土報告
 附錄二紀年唐墓出土銅鏡表
 附錄三隋唐鏡銘文集成

2 武則天與唐長安七寶台石雕佛像

3 唐長安七寶台石刻的再省思

 附錄一唐代七寶台造像一覽表
 附錄二造像銘文德感造像記、王璿造像記、高延貴造像記、李承嗣造像記
 韋均造像記、蕭元昚造像記
 姚元之造像記、姚元景造像記
 新莊像銘之一、新莊像銘之二、新莊像銘之三
 新莊像銘之四、佛三尊像殘銘

4 盛唐玄宗朝佛教藝術的轉變

 附錄一玄宗朝造像題記表
 附錄二長安洛陽寺觀資料表

5 天龍山石窟的再省思

 附錄天龍山石窟主要造像配置及流散表

6 北齊禪觀窟的圖像考──從小南海石窟到響堂山石窟

 附錄一響堂山石窟刻經整理
 附錄二小南海石窟中窟外壁刻經《大般涅槃經.聖行品》錄文

7 佛教藝術方法學的再檢討

8 中國中古時期美術考古的再省思

9 北朝華嚴經造像的省思

 附錄造像題記盧舍那像
 人中像

10 唐代十一面觀音圖像與信仰

11 大足石窟千手千眼觀音初探

12 佛教造像、題記與拓片整理傅斯年圖書館拓片側記

徵引書目

 

-----
石頭出版網路購書通路:

[線上] PChome24網路書店
搜尋書名即可訂購!24小時內送到你手上!
--
[線上] 三民網路書店
--
[線上] 誠品網路書店
--
[線上] 新絲路網路書店
------
*其他購書通路請見:
http://rocks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137450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石頭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