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,我們很遺憾接獲令人傷心的消息:
畢生致力於中國藝術史研究、帶給後世研究者和學子諸多啟發的美國學者高居翰教授(Prof. James Cahill),已於加州時間2月14日下午,在柏克萊家中溘然長逝,享年88歲(1926~2014)。
少有人能擁有如高居翰教授那般特殊的研究經歷。在1950年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方語文學系畢業後,他進入了安娜堡密西根大學修習藝術史,師事著名藝術史學者羅樾(Max Loehr),並分別在1952年和1958年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。
攻讀博士期間,高居翰獲傅爾布萊特(Fulbright)獎學金,得以在1954~1955年赴日本京都大學,就教於島田修二郎;旋即於1956年轉往斯德哥爾摩,協助瑞典學者喜龍仁(Osvald Sirén)編撰七冊鉅著《中國繪畫》。
爾後,高居翰進入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任中國藝術部主任,繼之於1965年回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藝術史系任教,直到1994年退休為止。之後仍繼續擔任該校系榮譽教授。
令人津津樂道的是,這段期間,他先是於1963~1964年造訪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,拍攝院內豐富書畫藏品,更在1973年和1977年,兩度以美國代表團成員的身分,訪問改革開放前的中國。兩岸之行,讓他得以親見並取得大量古代中國書畫圖像資料,成為日後教學及研究的重要資源。
高居翰教授的重要著作,包括《Chinese Painting (中國繪畫)》(1960)、《An Index of Early Chinese Painters and Paintings: T'ang, Sung, and Yuan (中國古畫索引)》(1980),以及中國晚期繪畫史系列的《Hills Beyond a River (隔江山色)》(1976)、《Parting at the Shore (江岸送別)》(1978)、《The Distant Moutains (山外山)》(1982)、《The Compelling Image (氣勢撼人)》(1982)等。這些作品幾經翻譯為多國語言,如今已成為影響深遠的中國繪畫史研究典範。
但他研究撰著的腳步始終未嘗稍歇,由持續發表的多篇論文,以及《The Painter’s Practice (畫家生涯)》(1994)、《Pictures for Use and Pleasure (致用與娛情的圖像)》(2010)、《不朽的林泉》(2012,與中國學者合著)等書,即可看到他晚近於中國繪畫史深研鑽探的痕跡。 高居翰教授研究點滴,可參見:www.jamescahill.info
2010年,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為表彰高居翰在中國藝術史領域的非凡貢獻,特授予他弗利爾獎章(Charles Lang Freer Medal),更為這位傳奇人物錦上添花。
前此不久,高居翰教授仍興致勃勃談論新的出版計畫,言猶在耳,斯人已遠,徒留無盡遺憾與懷念。但我們相信,只要願意,在中國藝術的世界裡,隨時都能與他再次相遇,悠遊於他傾盡一生醉心沉迷的毫端萬象裡。
石頭最新消息
● 想買石頭出版品,請看:購書辦法 (付款資訊請見頁面最下方) ~
● 網購石頭出版品,請至:博客來、PCHome、三民、誠品、新絲路
● 石頭出版品總覽:PDF檔下載 (2024.06更新) 。
● 全書訊及書封圖檔:WORD+JPG檔下載 (2024.06更新) 。
● 石頭滾滾來?石頭相關連結 ~
● 購書專用Email:ROCKPUB.SALE@GMAIL.COM
- Feb 17 Mon 2014 13:29
悼!中國藝術史大師──高居翰教授(Prof. James Cahill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