崑腔的「韻味」打哪兒來?
什麼叫「字正腔圓」?
艱深的唱辭如何「被處理」?
婉轉的崑腔也能唱得有「氣勢」?
北曲唱「句」,南曲唱「字」,是啥意思?
「生病的感覺」也能唱出來?
聽聽石頭出版社的崑曲CD,
搭配所附樂曲解說,就可以得到答案喔!
品名:《上海崑劇名家唱段精選CD(共七片)》
系列名稱:崑曲系列
◆限量發行800套;單片CD定價新台幣380元,
全套七片CD定價新台幣2,500元
◆內附中英文精美說明書
Deluxe program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ncluded
【崑曲簡介】
崑腔發源於中國南方的姑蘇一帶,於元朝末年即已出現相關記載;明代中葉,傑出的音樂家魏良輔,把崑腔的唱法改良得更加優雅細膩,稱為「水磨調」,搭配笛、笙、簫、弦以烘托人聲。除了原有南方含蓄溫婉的五聲音階曲子之外,許多源自北方,激昂壯闊的七聲音階曲子也被「崑化」,並吸納成為崑腔的一部分;可以說崑腔是兼南北之長,又極富個性的曲種。
婉轉的崑腔,風行於明清文人階層,文人為崑腔創作了大量的劇本,因此崑劇文本具有卓著的文學價值。崑劇的身段表情生動而雅致,除了與文辭及音樂配合無間,也有著超越二者的獨立價值。崑劇以豐富完整的表演藝術體系及不可取代的藝術影響力,被尊為「百戲之母」。
儘管表演是較容易受到矚目的成分,唱腔畢竟是戲曲劇種最重要的一環。以崑劇唱功之講究,數百年來,不乏曲家撰寫專文闡述吐字行腔的要領,力圖揭示崑腔「韻味」的奧秘;高品質的錄音,既能讓這些拗口難解的唱曲理論活現易懂,又能接近詳實地保存累積百代的文化財產,更能讓只想輕鬆平靜地聆聽樂音的人得到滿足,無疑是現代人才能擁有的新享受。
【CD曲目介紹】
◆蔡正仁
《紅梨記.亭會》
【風入松】【桂枝香】【沉醉東風】【月上海棠】
【好姐姐】【玉交枝】【川拔棹】
《長生殿.聞鈴》【武陵花】【前 腔】【尾 聲】
《長生殿.哭像》
【端正好】【滾繡球】【叨叨令】【脫布衫】
【小梁州】【么 篇】
【上小樓】【快活三】【朝天子】【四邊靜】【耍孩兒】
【五 煞】【四 煞】【三 煞】【二 煞】
【一 煞】【煞 尾】
◆岳美緹
《牡丹亭.驚夢》【山桃紅】【前 腔】
《牡丹亭.拾畫》【顏子樂】【錦纏道】【千秋歲】
《牡丹亭.硬拷》【折桂令】
《金雀記.喬醋》【太師引】
《琵琶記.盤夫》【江頭金桂】
《紅梨記.亭會》【風入松】【桂枝香】
《邯鄲記.三醉》【紅繡鞋】【迎仙客】【石榴花】
【鬬鵪鶉】【上小樓】
《玉簪記.問病》【山坡羊】
《玉簪記.秋江》【小桃紅】【下山虎】
◆計鎮華
《牡丹亭.移鎮》【長 拍】
《荊釵記.開眼》【下山虎】
《繡襦記.打子》【新水令】【折桂令】【沽美酒】
《琵琶記.掃松》【虞美人】【步步嬌】【風入松】【急三槍】
【風入松】【急三槍】【風入松】
《長生殿.酒樓》【集賢賓】【逍遙樂】【梧葉兒】【醋葫蘆】
【金菊香】【高過隨調煞】
《長生殿.彈詞》【一枝花】【九轉貨郎兒】【二 轉】
【三 轉】【四 轉】【五 轉】
【六 轉】【七 轉】【九 轉】【煞 尾】
◆梁谷音
《水滸記.活捉》【梁州新郎】【罵玉郎】
《漁家樂.藏舟》【山坡羊】
《邯鄲夢.掃花》【賞花時】【么 篇】
《牡丹亭.尋夢》【嘉慶子】【江兒水】【川撥棹】
《牡丹亭.離魂》【集賢賓】
《紅梨記.亭會》【風入松】【園林好】
《艷雲亭.癡訴》【鬬鵪鶉】【紫花兒序】【柳鶯曲】【小沙門】
【聖藥王】【調笑令】【煞 尾】
《爛柯山.癡夢》【漁燈兒】【錦漁燈】
◆張靜嫻
《鐵冠圖.刺虎》【滾繡球】
《雷峰塔.斷橋》【金絡索】
《長生殿.絮閣》【醉花蔭】【喜遷鶯】【刮地風】
【四門子】【水仙子】
《牡丹亭.驚夢》【山坡羊】【棉搭絮】
《牡丹亭.尋夢》【懶畫眉】【忒忒令】
《孽海記.思凡》【山坡羊】【哭皇天】
《豔雲亭.癡訴》【鬬鵪鶉】【小沙門】【聖藥王】
◆對唱(一)
岳美緹、張靜嫻
《紫釵記.折柳陽關》
【金瓏璁】【點絳唇】
【寄生草】【么 篇】【么 篇】【么 篇】
【解三酲】【前 腔】【前 腔】【前 腔】
【鷓鴣天】
蔡正仁、張靜嫻
《琵琶記.盤夫》
【菊花新】【意難忘】
【紅衲襖】【前 腔】【前 腔】【前 腔】
【江頭金桂】【前 腔】
◆對唱(二)
計鎮華、顧兆琳、成志雄
《荊釵記.上路》
【八聲甘州】【前 腔】【解三酲】【前 腔】【含 頸】
計鎮華、谷好好
《浣紗記.寄子》
【勝如花】【前 腔】
劉異龍、梁谷音
《水滸記.借茶》
【一封書】【前 腔】【醉羅歌】【前 腔】
劉異龍、張靜嫻
《躍鯉記.蘆林》
【駐雲飛】【前 腔】【降黃龍】【駐雲飛】【哭相思】
【名家簡介】
蔡正仁
中國戲劇梅花獎和上海戲劇白玉蘭獎獲得者,中國國家一級演員。1961年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首屆崑劇演員班,工小生,尤擅冠生。師承藝術大師俞振飛與沈傳芷,也得到姜妙香、周傳瑛等名家的指點。音色寬厚宏亮,表演灑脫大方,能崑能京,唱作俱佳,深得俞振飛先生真傳,有「小俞振飛」之美譽。代表劇目《長生殿》、《販馬記》、〈慘覩〉、〈見娘〉、〈喬醋〉、〈太白醉寫〉、〈撞鐘分宮〉、〈書館〉、〈評雪辨蹤〉、〈斷橋〉、〈亭會〉等。多次赴香港、台灣講學、演出,亦曾赴日本、美國巡演,受到熱烈歡迎和好評。曾任上海崑劇團團長。
岳美緹
中國戲劇梅花獎,及兩屆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得主,中國國家一級演員。上海戲曲學校首屆崑劇班畢業。師承俞振飛、沈傳芷等名家。唱唸講究,身段瀟灑而有韻致,表情細膩且生動,蘊含俞派小生所特有的氣質和風度,為當代崑劇巾生第一人。塑造了《玉簪記》、《牡丹亭》、《占花魁》、《獅吼記》、《牆頭馬上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司馬相如》、〈百花贈劍〉、〈望鄉〉、〈看狀〉、〈樓會拆書〉、〈藏舟〉中各種風貌的舞台形象。著作:〈俞派演唱藝術和潤腔特點〉、〈湯顯祖傾倒莎士比亞故鄉人〉等等,及自傳《我―― 一個孤單的女小生》。多數次赴香港、台灣演出、講學,亦曾赴美、英、丹麥、瑞典巡演,廣受好評。
計鎮華
中國戲劇梅花獎、上海戲劇節表演獎,上海戲劇白玉蘭獎、亞洲傑出藝人獎得主,中國國家一級演員。上海戲曲學校第一屆崑劇演員班畢業,師從鄭傳鑑、倪傳鉞,工老生。其表演從生活和人物出發,深入體驗角色,進行開拓創造,為當代崑劇第一老生。代表劇目包括〈搜山打車〉〈開眼上路〉、〈寄子〉、〈掃松〉、〈彈詞〉、〈酒樓〉、〈打子〉等傳統折子,及《爛柯山》、《蔡文姬》、《唐太宗》、《釵頭鳳》、《血手記》等大量新編劇目。多次應邀至臺灣及香港演出、講學,亦曾赴美、英、日、丹麥、瑞典等國家巡演,受到觀眾的高度評價。
梁谷音
中國戲劇梅花獎和上海戲劇白玉蘭獎、上海戲劇節表演獎得主。中國國家一級演員。上海市戲曲學校首屆崑曲班畢業,工貼旦。師承張傳芳、沈傳芷等名家。戲路寬廣,正旦、貼旦、潑辣旦等均能應工。表演細膩,潑辣動人,善於刻劃各種不同的人物形象,因而被譽為「性格演員」。主演〈活捉〉、〈借茶〉、〈思凡〉、〈佳期〉、〈癡訴〉、〈藏舟〉、《爛柯山》、《潘金蓮》、《新蝴蝶夢》等傳統及新編劇目。數次赴香港、台灣演出和講學,亦曾赴美、英、日、丹麥和瑞典等國家巡演,受到觀眾的高度評價。
張靜嫻
兩度中國戲劇梅花獎、上海文化藝術優秀成果獎得主,中國國家一級演員。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二屆崑曲班畢業,工閨門旦、正旦。師承朱傳茗等名家。扮相端莊、秀麗,戲路寬廣,表演細膩傳神,唱念尤見功力。主演〈斬娥〉、〈刺虎〉、〈喬醋〉、〈蘆林〉、〈樓會〉、《玉簪記》、《長生殿》、《占花魁》、《血手記》、《班昭》等傳統及新編劇目。曾多次赴香港、台灣等地演出,亦曾赴英、美、丹麥、瑞典等國家巡演,受到觀眾熱烈贊揚。
劉異龍
首屆上海戲劇白玉蘭獎、上海戲劇節表演獎、花冠獎得主,中國國家一級演員。上海市戲曲學校首屆崑曲班畢業,工丑角,得名丑華傳浩、周傳滄等真傳。唱作俱佳,文武兼備,表演詼諧風趣,嬉戲怒罵皆能入戲。演活了《十五貫》中的婁阿鼠、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》中的豬八戒、《長生殿》中的高力士、《枯井案》中的胡圖、《潘金蓮》中的西門慶,以及〈借茶〉、〈活捉〉張文遠、〈下山〉小和尚、〈相梁刺梁〉、〈蘆林〉、〈醉皂〉等各種人物形象,被譽為江南名丑。曾多次赴香港、台灣演出,又先後赴美、英、日、丹麥、瑞典巡演,深受觀眾喜愛。
顧兆琳
中國國家一級作曲、二級演員。上海戲曲學校首屆崑曲班畢業,初學小生,後改老生,亦涉獵京劇及話劇;曾赴上海音樂學院進修作曲專業。能充分掌握戲劇人物與音樂結構及表現手法,故創作的音樂既能保有傳統韻味,又具創新意識。參與《崑曲曲牌及套數範例集》的編寫,對曲牌有深入研究。演出作品包括〈望鄉〉〈開眼上路〉等折目,音樂創作則有《潘金蓮》、《爛柯山》、《血手記》、《白蛇傳》、《班昭》、《桃花扇》等,戲曲音樂作品及論文多次獲獎。現為上海市戲曲學校常務副校長。
成志雄
上海戲劇白玉蘭獎得主,中國國家二級演員,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首屆崑劇班。工丑角、彩旦,得到華傳浩、周傳滄等名師的親授。擅演《占花魁》、《玉簪記》、〈開眼上路〉、〈掃松〉等折目。
谷好好
梅花獎、蘭花優秀新蕾獎、文化部促進崑劇藝術獎得主,中國國家一級演員。上海市戲曲學校第三屆崑劇演員班畢業。工武旦、刀馬旦,師承崑劇表演藝術家王芝泉。基本功紮實,嗓音清亮,扮相俊美,戲路寬廣,唱念做打翻,技藝全面。在〈擋馬〉、〈扈家庄〉、〈借扇〉、〈昭君出塞〉、〈金山寺〉、〈劈山救母〉、〈刺梁〉、〈守門殺監〉、《三打白骨精》、《白蛇後傳》、《寶蓮燈》、《司馬相如》、《班昭》、《一片桃花紅》等傳統及新編劇中有優異表現。曾多次出國巡演,為上海崑劇團青年演員中的佼佼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