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美緹01.jpg 

引自《臨風度曲》一書序言
 
我曾詢問岳美緹,她最喜歡演的是哪一折戲,她選擇了〈琴挑〉(註:《玉簪記》之一折)……這是一折挑戰性極大的小生戲。想想看,書生潘必正在道觀裡,寅夜挑逗道姑陳妙常,這種「粉戲」,哪怕一個細節處理不當,即刻風流變下流……岳美緹在這折戲裡的表演藝術爐火純青,已臻化境,扮演潘必正收放自如,「隨心所欲而不踰矩」。如何達到這種境界?岳美緹在楊汗如紀錄的《臨風度曲‧岳美緹》一書中,把她從藝幾十年來,琢磨這折戲的心得,從頭說起,娓娓道來。我看了岳美緹這段自白,才瞭解她對〈琴挑〉這折戲下的功夫之深,醞釀的時間之久……


 
上個世紀崑生第一把交椅當然非俞振飛大師莫屬。俞振飛的崑曲藝術,前人述已多,最令人稱道的是俞振飛在舞台上舉手投足,渾身幽幽透著的一股「書卷氣」,儒雅秀逸,瀟灑倜儻,為他人所不及。這是「江南俞五」個人的特質,也是俞派表演藝術的特色。俞振飛家學淵源,父親俞粟廬是一代曲家,訓子甚嚴,而俞振飛自小又受到江南吳文化的薰陶,加上本身稟賦得天獨厚,乃造就他成為崑生第一人的條件。

 
我幼年時有幸觀賞到俞振飛與梅蘭芳珠聯璧合的〈遊園驚夢〉,當時童稚懵然,未能領會大師的精采表演;數十年後,一九八八,我終於有機會認識到這位崑曲泰斗。我自己的舞台劇《遊園驚夢》在廣州首演,由上崑當家名旦華文漪擔綱女主角,俞振飛攜夫人李薔華到廣州觀看「遊」劇。當時俞老已經高齡八十有七,可是仍然神采奕奕,一言一行,給我的印象只有「儒雅」二字可以形容,即使經過「文革」摧殘,也未能奪去大師的優雅從容。我想俞振飛舞台上表露出的「書卷氣」其實也就是中國文化中的一脈傳統、中國文人特有的一種高貴氣質。崑曲文本多出於明清文士之手,小生行當的「書卷氣」,亦是這些文士創造出來的崑曲藝術中的一種至高境界。
 
岳美緹是俞振飛的嫡傳弟子,初習旦角,被俞振飛相中,改學小生,由是傾囊相授,造就了岳美緹日後以女小生在崑曲界獨樹一幟的崇高地位。有一張相片,大約攝於六十年代初,是俞振飛與岳美緹師徒合影,老師正在示範教授,學生一旁全神貫注,岳美緹大概還不到二十,剛剛踏上崑曲小生學藝的艱難道路,但臉上卻充滿了冀望、興奮,以及初生之犢的信心。那是一幅十分動人崑曲藝術薪火相傳的相片,我將之收入我策劃出版的《奼紫嫣紅牡丹亭》一書中,以標示崑曲傳承的保貴歷史鏡頭。岳美緹從俞振飛那裡學到甚麼?當然我相信她已盡得俞派藝術精髓,但恐怕受到大師潛移默化,孕育出來的儒雅台風,才是岳美緹作為俞派巾生藝術傳人最醒目的表演特色。
 
岳美緹02.jpg 
  

我看過岳美緹的全本《玉簪記》、《占花魁》,及折子〈斷橋〉、〈拾畫叫畫〉、〈樓會〉、〈折書〉等戲。崑曲小生,尤其巾生,是個高難度的行當,難在唱作分寸的拿捏,要做到「不慍不火」,需要多深的功夫底蘊──稍一過份,便有油腔滑調、惹人生厭的危險,半點不足,整個角色又頓時黯然失色。岳美緹從扮演潘必正、柳夢梅、于叔夜、許仙,到賣油郎秦鍾,每個角色都掌握得恰如其分,這就顯示出她不比尋常的功力了。我曾詢問岳美緹,她最喜歡演的是哪一折戲,她選擇了〈琴挑〉。這是小生角色的一折必修課,每個崑曲小生一定都學過這折戲,但演得出色的,並不多見。其實這是一折挑戰性極大的小生戲。想想看,書生潘必正在道觀裡,寅夜挑逗道姑陳妙常,這種「粉戲」,哪怕一個細節處理不當,即刻風流變下流。這折戲,我看過岳美緹與華文漪八十年代的錄像帶,以及九十年代在台北與張靜嫻搭檔演出。岳美緹在這折戲裡的表演藝術爐火純青,已臻化境,扮演潘必正收放自如,「隨心所欲而不踰矩」。如何達到這種境界?岳美緹在楊汗如紀錄的《臨風度曲‧岳美緹》一書中,把她從藝幾十年來,琢磨這折戲的心得,從頭說起,娓娓道來。我看了岳美緹這段自白,才瞭解她對〈琴挑〉這折戲下的功夫之深,醞釀的時間之久,把潘必正這個人物從裡到外揣摩之透徹,難怪她自認〈琴挑〉是她巾生藝術的代表作。這本書還紀錄了她其它七折〈問病〉、〈偷詩〉、〈秋江〉、〈湖樓〉、〈受吐〉、〈驚夢〉、〈拾叫〉的心路歷程。岳美緹這些「說戲」的紀錄,涵括了一位名演員五十年來的舞台經驗與演戲心得,將來都會成為寶貴的教材,相信後輩有於崑曲小生藝術的人,都會從這本書得到啟發。
 
岳美緹03.jpg 
  

楊汗如是台灣崑劇的傑出青年小生,也是岳美緹的弟子。她從事這項「口述歷史」的工作,意義非凡。我們常常呼籲「搶救崑曲」,崑曲需要搶救可見危機之深。危機之一是第一線的老師傅、名演員都垂垂老去,他們一身的絕活不趕緊用文字影像紀錄下來,便有失傳的危險。希望楊汗如這本《臨風度曲‧岳美緹》只是一個開端,這一類的書應該一系列做下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石頭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